Mérieux Nutricicences

  1. 首页
  2. 关于粽子的这些安全问题,您都知道吗?

关于粽子的这些安全问题,您都知道吗?


吃粽子是端午期间影响力较为广泛的一种习俗,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普遍都有吃粽子的习俗。粽子,古称角黍、黏黍、筒粽。虽然粽子是端午期间最为普遍的一种美食,但由于各地人们饮食口味的不同,粽子的用料、制作和风味也因地而异。粽子的味道是南北有别,馅有荤素之分,有甜有咸。总体来说,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则甜少咸多。

端午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少不了品尝美味的粽子。为了确保人们都能吃上放心的粽子,每年端午节前,监管人员都会开展专项检查,监管部门也会发布消费警示,以确保粽子安全。

在2020年市场监管总局组织的粽子专项抽检中,在全国流通、餐饮和生产环节随机抽取212家粽子生产企业的粽子样品568批次。抽检发现的不合格样品,主要问题是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以及违规使用糖精钠。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用以反映食品的卫生状况。《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糕点、面包》(GB 7099-2015)中规定,糕点类粽子一个样品中菌落总数的5次检测结果均不得超过100000CFU/g,且至少3次检测结果不超过10000CFU/g。糕点类粽子中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严格;还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糕点、面包》(GB 7099-2015)中规定,糕点类粽子一个样品中大肠菌群的5次检测结果均不超过100CFU/g,且至少3次检测结果不超过10CFU/g。糕点类粽子中大肠菌群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使用的原料、包装材料受污染,也可能是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严格。

糖精钠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甜味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糕点类粽子产品中不得使用糖精钠。糕点类粽子中检出糖精钠的原因,可能是企业为增加产品甜度,从而超范围使用甜味剂。

此外,还有一些项目在抽检中也需要特别关注。

商业无菌一般指食品经过适度的热杀菌以后,不含有致病微生物和常温下能在其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粽子》(SB/T 10377-2004)规定真空包装类粽子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要求。商业无菌不达标说明相关生产经营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安赛蜜是目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中,主要赋予食品甜味。国家强制性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规定,速冻粽子中不允许添加安赛蜜。速冻粽子中超范围使用安赛蜜的原因应该是企业为改善产品口感,违规添加所致。虽然安赛蜜在人体内无积蓄,安全性较高,但相关食品生产企业仍应严格按照GB 2760-2014规定的产品使用范围及使用量执行。

诺安实力可温馨提示消费者在选购、贮存、烹煮和食用粽子时,应当注意以下方面:

通过正规可靠渠道购买并保存相应购物凭证,要看清外包装上的相关标识,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和地址、成分或配料表、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标识是否齐全;
查看包装是否完整或真空包装是否漏气涨袋、散装粽子有没有变质;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产品,不要购买超过保质期的产品。
对于真空包装类和速冻类粽子,购买后按照标签所示方式保存,并按照标示食用方法加工食用。散装粽子注意适量买入,最好是现吃现买,避免粽子变质。
生熟粽子分开贮存,打开的粽子放在室温下不得超过2小时。
食用前应洗净双手,冷藏或冷冻过的粽子,要彻底加热,吃剩的粽子不要反复加热,不要食用馅料已发酸、发苦或口味不正的粽子。

诺安实力可粽子质量控制检测指标:
微生物: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商业无菌等
理化及其它:酸价、过氧化值、总砷、铅、黄曲霉毒素、糖精钠、安赛蜜、甜蜜素、苯甲酸、山梨酸、脱氧乙酸、黄曲霉毒素等。